《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来源: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24-08-02 17:35   
  • 字体大小:[
  • ]

一、规划编制背景及过程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三江侗族自治县2019年6月成立了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组织编制《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工作开展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全上下一心,各级各部门一盘棋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经过深入全面的专题研究和调研分析,多次上下、平行对接论证,广泛征集公众意见,最终形成了“一套文本、七个专题、一本蓝图”的规划成果。《规划》先后通过县政府常务会审议、县委常委审阅人大常委的审议、自治区主管部门审查,于2024年3月18日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

二、规划的重要意义

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规划》是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和《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落实和深化,是一定时期内县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行动纲领,是编制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十三章:

第一章至第三章为现状基础分析与规划目标制定。通过分析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的现状基础与发展形势,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将三江侗族自治县建成中国侗族文化展示交流重要窗口、湘桂黔省际合作枢纽门户、绿色崛起生态强县,明确全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与修复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第四章是底线控制与资源保护利用。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生态保护红线,按照集约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明确河湖管理范围线、洪涝风险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工业用地控制线的管控规模、区域。明确自然资源统筹保护利用措施,严控用水总量,优化用水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明确造林绿化空间,推动林地资源高效利用,加强林地用途管控;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明确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加强对湿地、草原的保护与利用。

第五章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以“三区三线”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统领,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统筹各类保护要素和全域交通、产业等发展要素配置,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一核一轴,两廊三屏、两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结合总体格局和空间治理要求,划分国土空间规划分区,明确各类分区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优化国土空间功能结构。

第六章是营造高效特色的农业空间。规划构建“三区多基地”的农业发展格局,推进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保护和利用富硒土壤资源富集区,提高生态农产品供给能力。严格落实耕地“三位一体”保护要求,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积极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明确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实施区域及相关措施。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引导村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实施村庄分类发展策略。

第七章是维系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构建“一通道两廊三屏多带”生态保护格局,切实保护修复重要生态区域,巩固桂北生态屏障。落实关键生态区管控要求,强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控,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与系统保护,明确生态修复区域重点及工程,为生态价值转换提供基础。落实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要求,统筹处理好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立足于生态资源禀赋与侗族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积极探索“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文化+乡村体验”等发展模式,着力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打造具有三江特色的“生态+农业+侗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促进生态、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下的价值变现。

第八章为建设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规划形成“一核一圈、两轴六心”的城乡发展空间格局,按“中心城区—重点乡镇—特色乡镇—一般乡镇”结构,构建等级合理、层次分明的“1+4+2+N”城镇体系,高效配置建设用地资源,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城镇化重点地区集聚。

第九章为中心城区功能完善与品质提升。明确“南北拓展、重点向南、东西提升”的城市发展方向,优化形成“三轴、四核、八片”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优化土地资源要素布局,调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活动空间配套,塑造山水交融、城绿交织的开敞空间体系,优化中心城区路网及交通配套设施布局,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和安全韧性。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改善城市空间品质,鼓励存量更新,加强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顺应山形水势,加强城市设计,优化城市形态,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分区。

第十章是完善县域支撑体系与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合理布局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加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两绿一新一特”的绿色加工产业集群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构建“一心、四带、四区”的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保障重点旅游项目空间。构建高效畅达的县域综合交通体系,优化铁路、公路网络布局,提升客货运枢纽服务功能,完善内河港口及航道运输功能。完善全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覆盖率,进一步优化城镇社区生活圈和乡村社区生活圈。健全安全可靠、城乡一体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县域综合防灾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施、村寨防设施等、防洪提等基础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提升国土空间韧性。

第十一章是历史文化保护和风貌塑造。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系统整合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遗产及承载文脉与文化内涵的空间肌理、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各类要素,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构建“三区三带六廊”的全域历史文化保护结构,明确历史文化保护要素和重点,活化利用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以侗族文化元素为核心特质,融合军堡文化、水运文化、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依托自然山水资源,构建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魅力游道,沿途串联大侗寨、程阳八寨、丹洲古城、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众多旅游资源景点 ,划分魅力单元,构建彰显“千年侗寨·梦萦三江”的自然人文魅力空间。

第十二章至第十三章,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对策,明确了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系列举措,明确对下位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传导要求,制定了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行动计划。

四、规划的特色亮点

《规划》是三江侗族自治县首个“多规合一”的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成果,具有以下特色亮点:

一是筑牢空间底线,坚持高水平保护。规划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三区三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筑牢桂北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城镇紧凑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和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底线红线,落实河湖管理范围线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支撑高质量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柳州市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合理布局城镇用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产业用地,坚持以存量腾挪潜力定增量空间规模,统筹安排农业农村发展空间,保障区域基础设施、其他建设用地项目用地需求,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思路,对准入清的项目纳入规划保障。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高品质生活。规划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新三江,满足人民多元生活需求,坚持国家水准完善高等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按照“县级—镇(乡)级—社区(村)级”三级体系配置公共服务,统筹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均衡布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传承历史文脉,塑造魅力空间。构建完善的历史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统筹全县文化遗产空间保护与利用,传承和活化三江民族文化基因,将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景观交相辉映,塑造山、水、人、文同频共振的自然人文魅力空间,提升“千年侗寨·梦萦三江”品牌影响力,共建和美新三江,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中国唯一性的侗族文化金名片。

五是践行全周期管理,强化高效能治理。结合《规划》编制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同步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解决以往“多规”从编制到实施的“分而治之”、未形成实质性的信息互通和整合运用等一连串不协同的“痼疾”,形成上下联通、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的智能监测监管平台,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跟踪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全生命周期,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全周期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打印正文】
分享本文至:
×
×

中长期规划解读

《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4-08-02 17:35

来源: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一、规划编制背景及过程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三江侗族自治县2019年6月成立了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组织编制《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工作开展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全上下一心,各级各部门一盘棋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经过深入全面的专题研究和调研分析,多次上下、平行对接论证,广泛征集公众意见,最终形成了“一套文本、七个专题、一本蓝图”的规划成果。《规划》先后通过县政府常务会审议、县委常委审阅人大常委的审议、自治区主管部门审查,于2024年3月18日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

二、规划的重要意义

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规划》是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和《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落实和深化,是一定时期内县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行动纲领,是编制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十三章:

第一章至第三章为现状基础分析与规划目标制定。通过分析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的现状基础与发展形势,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将三江侗族自治县建成中国侗族文化展示交流重要窗口、湘桂黔省际合作枢纽门户、绿色崛起生态强县,明确全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与修复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第四章是底线控制与资源保护利用。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生态保护红线,按照集约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明确河湖管理范围线、洪涝风险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工业用地控制线的管控规模、区域。明确自然资源统筹保护利用措施,严控用水总量,优化用水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明确造林绿化空间,推动林地资源高效利用,加强林地用途管控;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明确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加强对湿地、草原的保护与利用。

第五章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以“三区三线”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统领,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统筹各类保护要素和全域交通、产业等发展要素配置,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一核一轴,两廊三屏、两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结合总体格局和空间治理要求,划分国土空间规划分区,明确各类分区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优化国土空间功能结构。

第六章是营造高效特色的农业空间。规划构建“三区多基地”的农业发展格局,推进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保护和利用富硒土壤资源富集区,提高生态农产品供给能力。严格落实耕地“三位一体”保护要求,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积极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明确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实施区域及相关措施。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引导村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实施村庄分类发展策略。

第七章是维系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构建“一通道两廊三屏多带”生态保护格局,切实保护修复重要生态区域,巩固桂北生态屏障。落实关键生态区管控要求,强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控,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与系统保护,明确生态修复区域重点及工程,为生态价值转换提供基础。落实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要求,统筹处理好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立足于生态资源禀赋与侗族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积极探索“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文化+乡村体验”等发展模式,着力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打造具有三江特色的“生态+农业+侗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促进生态、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下的价值变现。

第八章为建设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规划形成“一核一圈、两轴六心”的城乡发展空间格局,按“中心城区—重点乡镇—特色乡镇—一般乡镇”结构,构建等级合理、层次分明的“1+4+2+N”城镇体系,高效配置建设用地资源,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城镇化重点地区集聚。

第九章为中心城区功能完善与品质提升。明确“南北拓展、重点向南、东西提升”的城市发展方向,优化形成“三轴、四核、八片”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优化土地资源要素布局,调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活动空间配套,塑造山水交融、城绿交织的开敞空间体系,优化中心城区路网及交通配套设施布局,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和安全韧性。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改善城市空间品质,鼓励存量更新,加强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顺应山形水势,加强城市设计,优化城市形态,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分区。

第十章是完善县域支撑体系与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合理布局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加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两绿一新一特”的绿色加工产业集群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构建“一心、四带、四区”的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保障重点旅游项目空间。构建高效畅达的县域综合交通体系,优化铁路、公路网络布局,提升客货运枢纽服务功能,完善内河港口及航道运输功能。完善全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覆盖率,进一步优化城镇社区生活圈和乡村社区生活圈。健全安全可靠、城乡一体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县域综合防灾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施、村寨防设施等、防洪提等基础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提升国土空间韧性。

第十一章是历史文化保护和风貌塑造。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系统整合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遗产及承载文脉与文化内涵的空间肌理、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各类要素,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构建“三区三带六廊”的全域历史文化保护结构,明确历史文化保护要素和重点,活化利用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以侗族文化元素为核心特质,融合军堡文化、水运文化、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依托自然山水资源,构建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魅力游道,沿途串联大侗寨、程阳八寨、丹洲古城、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众多旅游资源景点 ,划分魅力单元,构建彰显“千年侗寨·梦萦三江”的自然人文魅力空间。

第十二章至第十三章,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对策,明确了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系列举措,明确对下位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传导要求,制定了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行动计划。

四、规划的特色亮点

《规划》是三江侗族自治县首个“多规合一”的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成果,具有以下特色亮点:

一是筑牢空间底线,坚持高水平保护。规划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三区三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筑牢桂北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城镇紧凑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和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底线红线,落实河湖管理范围线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支撑高质量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柳州市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合理布局城镇用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产业用地,坚持以存量腾挪潜力定增量空间规模,统筹安排农业农村发展空间,保障区域基础设施、其他建设用地项目用地需求,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思路,对准入清的项目纳入规划保障。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高品质生活。规划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新三江,满足人民多元生活需求,坚持国家水准完善高等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按照“县级—镇(乡)级—社区(村)级”三级体系配置公共服务,统筹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均衡布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传承历史文脉,塑造魅力空间。构建完善的历史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统筹全县文化遗产空间保护与利用,传承和活化三江民族文化基因,将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景观交相辉映,塑造山、水、人、文同频共振的自然人文魅力空间,提升“千年侗寨·梦萦三江”品牌影响力,共建和美新三江,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中国唯一性的侗族文化金名片。

五是践行全周期管理,强化高效能治理。结合《规划》编制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同步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解决以往“多规”从编制到实施的“分而治之”、未形成实质性的信息互通和整合运用等一连串不协同的“痼疾”,形成上下联通、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的智能监测监管平台,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跟踪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全生命周期,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全周期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版权所有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
地址/AD: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江峰街7号
政府热线:0772-8612234 维护电话:0772-8611297
网站标识码:450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