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安全 你我同行
- 字体大小:[小
- 中
- 大]
防汛安全 你我同行
一、汛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季节性水位上涨的时期。
二、什么是防汛:
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汛”的含义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三、响应分级:
通常分为四级,Ⅳ级响应为一般,Ⅲ级响应为较重,Ⅱ级响应为严重,Ⅰ级响应为特别严重,各级响应对应不同的洪水灾害程度和应对措施。
四、汛期容易伴随哪些灾害天气?
(一)雷电灾害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放电现象,雷电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火灾,或导致电力、通讯等系统故障。如遇雷电天气,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不要躲到避雷针和大树下面;空旷的地方不要打雨伞,不要接打电话;在室内要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拔掉电源、电话线等,远离进户金属水管。
(二)洪水灾害
降水量超过江河湖泊的承纳能力,造成水量剧增、水位急涨,使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遭受损失。如遇暴雨洪水,应迅速判断自己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不能游泳逃生,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断头;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三)大风灾害
主要损害房屋、树木、农作物、车辆、船舶以及通信设施、电力设施。如遇大风天气,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的建筑下面逗留、避风;如果正在开车,应驶入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远离窗口,避免强风席卷沙石击破玻璃伤人;农业生产设施应及时加固,成熟的作物尽快抢收。地质灾害
汛期容易发生山体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遇此类灾害,应向山体稳定的两侧逃离,不要向上方或下方逃离,不要在陡峭的山坡下面或者爬到树上。
汛期容易发生山体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遇此类灾害,应向山体稳定的两侧逃离,不要向上方或下方逃离,不要在陡峭的山坡下面或者爬到树上。
在室内
雨天不到户外场地玩耍。不在室内、楼梯、走廊上追逐打闹。
在教室里不拿雨伞玩耍,以免发生危险。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不拥挤,不冲撞,有秩序。
在室外
雨天在外行走要绕开井盖处,避免井盖松动或被冲走时陷落井坑。雨衣雨具尽量选择亮色的,提高可视度,避免交通事故。经过路口时,要注意观察来往车辆,在路边行走时,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下暴雨时,不站在树下、广告牌下或者电线杆下躲雨,避免遭受雷击或被倒下的重物砸到。雨势过大时可以找一个地势比较高的地方避雨,但不可以在低洼处躲雨,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汛期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爆发等自然灾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经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的地带避灾自护。
如果被困,及时拨打当地的救援电话,并利用手电筒、口哨、鲜艳的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三江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
202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