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大小:[小
- 中
- 大]
快来学习→农村地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十八条措施!
(一)主动报备。返乡人员实行报备制度,提前向目的地村、单位报备,抵达后向村、单位报告个人信息、健康状况和行程信息。
(二)网络报备。返乡人员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方式向目的地村、单位报备。
(三)补录报备。未报备人员可在短信提醒报备或在防疫检查点补录完成报备。对未提前报备已返乡人员要第一时间进行补录,切实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对重点人员、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重点时段开展日常监测,按照要求进行健康监测和常态化核酸检测。发挥村卫生室、诊所、药店等的哨点作用,发现可疑患者,要立即留观,通报所在村党组织书记,并在30分钟内报告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可在哨点同步进行抗原检测,尽早发现疫情。
(一)重点人员
重点机构是指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或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机构,包括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工地等。
重点场所指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如车站、公共交通工具、核酸检测点,农贸(集贸)市场、宾馆、商场超市、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影剧院、体育场地、棋牌室、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宗教活动场所等。
(四)重点时段
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前后;寒暑假、“三夏”、“三秋”等人员流动较频繁的重要时段;集会、庙会、演出、婚丧嫁娶、文体活动等聚集性活动举办前后。
(一)分类检测
7.低风险区返乡人员三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
常态化核酸采样工作原则上由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和村卫生室村医负责。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做好组织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样本转运,村卫生室根据群众需求,每日确定1~2个固定时段采样,采样完成后及时将样本转运至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一)应设尽设。乡镇、村所辖范围内各公共场所以及各自然村要全部申领、设置场所码,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一)划定做细网格。按照“区域合理、无缝衔接、便民利民、相对固定”的原则,科学合理建立完善农村网格体系,划定最小疫情防控管理单元。
(一)第一时间接收。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域协查专班24小时值班,第一时间接收省一体化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发来的高中低风险区来(返)豫人员、省外及省内县外推送的协查人员等信息。
(三)第一时间排查。乡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联系村工作专班,启动网格长(员),充分利用人头熟、底数清优势,采取“多对一”、包干制,第一时间做好区域协查排查工作。
外来人员主要指:①集中隔离期满返乡人员;②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返乡人员;③县域外①集中隔离期满返乡人员;②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返乡人员;③县域外务工、旅游、上学返乡人员;④县域外风险区返乡或流动人员;⑤县域外走亲访友、旅游、公务流动人员;⑥县域外就医、经商、务工流动人员;⑦其他管控人员。
(一)掌握底数
以网格为单位,通过入户走访、视频走访等“面对面”形式,认真排查网格内在外务工、旅居人员家庭信息,建立一户一表一台账,掌握人员底数。
(二)加强引导
开展“爱家乡、护亲人、保安全、做贡献”活动,动员群众对在外人员通过一封信、一个电话、一条微信的“一对一”宣传,告知返乡人员提前三天报备、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抵达后立即核酸检测、高中低风险区分类管控和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政策要求。
(一)加强人员管控。省界交界区域的乡镇、村要摸清经常跨省经营、种植等活动的人员,以及交界区域内定期举办的集会等聚集性活动信息。对跨省活动要坚持“出行必核酸”的原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根据群众需求,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力量准备,每日定时采集,及时转送检测。对跨省活动要坚持“往返必报备”,做到出行随时报备,返回提前报备,抵达后向村专班报告个人信息、健康状况和行程信息,并在24小时内进行1 次核酸检测。对“村挨村、户挨户、地连地”的交界区域,乡镇、村要重点关注,加强信息互通,分类做好人员管控。
(一)加强应急准备。乡镇、村要按照规定做好医用耗材、药品、防护装备、消杀用品等储备,设置临时留观点。按照县域、中心城区、乡镇三个层次,绘制县域、中心城区、乡镇、村的卡口分布图。应急状态下,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在农村乡镇、村头路口设立防控卡点。
(二)日常应急演练。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应急预案,每季度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确保乡镇、村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疫情发现、信息报告、疫点管理、人员转运、核酸采样、环境消毒等工作流程。
(三)保持应急状态。除本地发生疫情外,省内外发生疫情时,乡镇、村要主动研究、研判,把有报告病例的高中风险区所在县(市、区)的返乡人员都作为重点人员,按照规定落实协查、排查等相关管控措施。
落实《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个人防护要做到:
(一)营造宣传氛围。乡镇、村通过“小广播”、“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宣传栏、张贴公告等多种形式,采取创作诗词、歌曲、戏曲、三句半、顺口溜等群众易接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宣传防疫科普知识、公民防疫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佩戴口罩、错峰返乡、配合查验、减少聚集流动、勤洗手通风、科学就医、拒传谣言,增强村民防护意识。
(二)发挥网络优势。县乡要综合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及时播发疫情防控最新部署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措施等内容,引导群众自觉配合做好社区报备、疫苗接种、隔离管控、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县乡舆情管控专班,及时客观向群众公开疫情态势、防控工作进展,回应群众关切。
(三)强化培训指导。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开展基层干部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对疫情复杂性、严峻性和长期性的认识,扛牢防控责任,加强防控知识培训,印发宣传海报、疫情防控口袋书,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日常工作由县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及工作专班承担,专人专职专责,落实常态化工作措施。
发生疫情时,启动扁平化指挥机制,以市为单位,统筹“三公”、协同流调、核酸检测、隔离资源、流动人员管理、集中救治等工作力量。
(一)核酸检测能力。乡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要充实加强核酸采样力量,成立核酸采样专班,建立采样人员台账,定期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采样操作水平。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统筹辖区内核酸检测力量,做好样本采、送、检、报匹配,满足群众常态化核酸检测需求。
(二)流调溯源能力。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成立“三公”流调溯源专班,明确流调应急队伍和流调人员。在核酸检测出现阳性病例后,县级流调队伍第一时间启动,获取初步流调信息。以市为单位统筹,省市县协同流调,采取“流调专班+属地乡镇”同步流调模式,迅速锁定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及相关高危风险人群,各专班同步采取封控、消杀、转运等措施。
(三)转运隔离能力。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坚持就地隔离原则,储备转运隔离资源,建立转运车辆、隔离点、人员物资储备调度方案,明确转运车辆、隔离点、人员物资台账,定期开展培训演练。乡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要细化从转运指令发起到人员转运隔离到位的全链条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确保转运隔离群众“人员清、数据明”。隔离点以县为单位,市级统筹,非必要不跨区域隔离,按照每万人60间规模储备足够数量的集中隔离点,100万人口以上县不少于6000间隔离房间。50万~100万人口的县储备3000~6000间隔离房间;50万人口的县不少于3000间隔离房间。
(四)社会免疫能力。实行“党委政府找人、卫健部门接种”工作制,持续推进3~l1岁、12~17岁、18岁以上各年龄段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重点做好60岁以上老人加强针疫苗接种管理,力争做到应接尽接。
(一)属地责任。县(市、区)党委政府履行疫情防控属地责任,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履行疫情防控直接责任,成立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专班,常态化情况下,主要领导每月至少调度一次、分管领导每周研究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一县一乡一村”要求,制定完善农村地区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严格落实三级分包机制。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